所以说,凡事总是会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她花了这么多力气,做了这么多事,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见苏付氏开心,朱元便顺便问她如今杨蔼然的情况。
提起杨蔼然,苏付氏便不自觉的攥紧了手里的信纸,她略有些忐忑不安,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声气说:“他跟在你外祖父身边,出海亲手斩杀了两个倭寇,如今已经是百户了。”
杨蔼然果然是在哪里都会发光。
朱元想起上一世杨蔼然到最后甚至官至三品,便忍不住慎重的问苏付氏:“姨母,半年之前我也曾经问过你,你对于杨大哥到底是怎么样想的,当时你说,需要时间好好想一想,也对杨大哥不是很有信心,现在过去了一段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杨蔼然这么喜欢苏付氏,出乎朱元的意料,她知道杨蔼然的为人,也知道杨蔼然的确很可靠,也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如果苏付氏也对杨蔼然有意的话,她是真的觉得很合适。
怎么会不动心呢?
苏付氏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可是相比较上一回,她脸上并没有之前的茫然和无措,相反,多了几分坚定。
“等到下半年吧,等到我们去浙江,我拜见过你外祖父,到时候,如果他的心意还是没有改变……”苏付氏拉住她的手,笑了笑,没有再遮掩自己的心意:“到时候,我或许就留在浙江了。”
杨蔼然短时间内肯定是要留在浙江的,苏付氏要留在那里,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朱元明白了苏付氏的意思,她是真心实意的为姨母觉得开心,忍不住欢呼了一声,抱住姨母许久都没有动作。
太好了。
她的坚持果然不是没有意义,原来付出了努力就真的会有收获,姨母再也不用跟上一世那样,一辈子都孤单,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苏付氏被朱元弄得有些哭笑不得,半响没见朱元动弹,拉住她往后一推,才发现她竟然已经哭了。
朱元哭的次数是真的极为稀少,她没有想到朱元竟然会因为这个哭,苏付氏心里有些难受,摸了摸她的头,很明白她的心思:“别怕,别怕,元元,因为有你,什么都在变好,不管是我,还是家里,都因为你在变好,你母亲在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她抱着朱元,珍惜的拍了拍她的背安抚她,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她:“什么时候去寺里,我让她们去准备一下,最近你刚刚才闹出这么大的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一点儿,免得又让人追在身边使坏。”
之前已经不知道多小心了,但是竟然还是让人钻了空子在家里安排了暗哨,这一点让苏付氏到现在都心有余悸。
剩下的人她都不怎么敢信任了。
要不是还有绿衣水鹤他们,她简直都觉得这京城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人。
说起这个,苏付氏又忍不住冷笑了一声:“也亏得你聪明,从那个孔嬷嬷一出现开始就猜到了事情不对,设下了圈套给她们钻,不然的话,还不知道他们为了得到账本会做出多少丧心病狂的事。”
可是那些账本到底是干什么用的,苏付氏到现在也还没弄明白,她微微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王妃也不知道……”
对策
兴平王妃送给朱元的账本,但是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这账本是做什么用的。
出事之后,朱元曾经亲自去过一趟兴平王府,提醒兴平王妃,之前他们府里出的所谓的贼,其实根本不是普通的偷东西的贼而已,而是有预谋的搜查账本的人。
i兴平王妃都被吓得魂不守舍。
她从前就跟兴平王关系很差,两家人也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虽然她的娘家人帮着兴平王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可是涉及到这些机密,连她的哥哥也是不知道的。
也就是说,这账本到底记录的是什么,又要怎么才能看,她其实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
而更糟糕的是,这件事还不能泄露出去。
谁都不知道这账本是干嘛的,但是竟然让陆家在云南也要伸手回京城,冒险让乌尔回来,徐家也步步紧逼,就知道这账本肯定是事关云南的事了。
云南那的事简直是hi一个大坑。
为什么这么久了云南的叛乱还是没有半点起色,还不是因为朝堂当中的阻力太多,以至于前线也得不到足够有力的支撑可以彻底平乱。
那么多官员阻止云南的事闹大,加上陆家徐家这么在乎这账本,当初徐家还不惜帮陆家的陆广平出逃……
朱元其实已经隐约猜到这账本跟这件事脱不了关系了。
可是以她的身份,不该插手进这件事。
如果她的猜测是真的,那么这件事足以震动朝堂,不少人都会受到牵连,她本来就不受清贵文人们的喜欢,如果再什么大事都有她的份,那她的名声只会更差。
好不容易楚庭川还请了范大儒来帮她的忙,让她终于变得好了一点,她要珍惜羽毛。
只是就如同苏付氏说的,到底还是已经被牵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