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洪水整整肆虐了半个月,朝廷的反应不可谓不快,紧急从外地调粮救灾。
可就算如此,整个太原府也损失惨重
水灾致死者数以千计,淹没良田房舍无数。
大灾之后又是大乱,贼匪趁机抢掠,衣食无着的灾民也纷纷从贼。
一时间整个太原贼势猖獗,甚至太谷县城都被一伙偷偷流贼冲了进去,洗劫了一番。
相对于整个太原府的危机局势,静乐反倒成了一方净土。
知县陈牧应对得当,救灾迅速。
县内粮食充足,大户纷纷慷慨解囊,哪怕受灾的百姓也很快重新安置。
除了决堤之时淹死数人,整个静乐未因水灾饿死一人。
而流窜的盗匪对静乐更是敬而远之。
因为这里有萧铎!
这位豪侠被朝廷恩赐了百户的虚衔,脸色铁青的带领陈牧组建的巡防队,一日连灭三伙流贼。
整个静乐顿时再无流贼所困,哪怕矿匪也避其锋芒躲入静乐北部茫茫深山之中。
朝廷不会对有功之臣吝啬,故此陈牧升官了。
加官户部山西清吏司员外郎,提督静乐析州数县铁冶事务
陈牧就此再次成为朝廷官员特例中的特例。
本职静乐知县,区区地方正七品文官。
兼职振武卫镇抚,从五品军职中的文官。
按国朝军制,相当于地方文官正六品。
户部山西清吏司员外郎,从五品京官!
唐师爷拿着陈牧的任命文书,不住的啧啧称奇。
“东翁啊,您这官做的,老夫都看不明白了,怪哉怪哉”
陈牧笑着摆摆手,亲手倒了碗茶递了过来,看的唐先生一脸茫然
“先生就别打趣我了,这么多差事,学生哪忙得过来啊”
“以后还得先生多多分担才是,学生在此多谢先生了”
唐师爷脸都黑了,这狗贼难道又憋出什么坏水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东翁,您又想做什么?”
该说不说这唐先生是真敏锐,陈牧刚撅屁股他就知道要干嘛了。
既然看出来了,陈牧便索性直,这事还真只能唐师爷去不可。
别人去他还真不放心。
“先生,朝廷委派了学生铁冶事务,自然要先将数县的账册带回来一一验看”
“可学生怕其中有人捣鬼,故此想请先生替学生跑一趟”
唐师爷听完苦笑着摇了摇头,手上的茶杯仿佛有千斤重一般。
“东翁,老朽就是个师爷”
“哈哈哈先生之才可非一般师爷能比,学生谢过先生了”
“诶,老朽这个命啊”
唐师爷长叹一声,将手中茶水一饮而尽,算是应下了这个差事。
那位要说不就取个账册么,怎么好像很难似得。
其实陈牧交给他的哪里是取账册,那根本就是查账去的。
而国朝官儿,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喜欢查账的。
懂的都懂,造假遗漏几乎是必然的。
更何况,这是山西呀。
“先生放心,此行有韩捕头以及四位衙役随行,安全方面不是问题。”
“诶,希望如此吧”
陈牧把最挠头和繁琐的事推给了唐师爷,原本想着还能歇息几天。
可惜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他比唐先生还忙。
因为十月十五开始,天降暴雪,深达二尺。
为了不让灾民冻死,陈牧一咬牙再次调了一千民夫,配合灾民一起修缮房屋,一切花费都由官府承担。
县衙所有官吏更是一个不留,在陈牧带领下冲在最前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天大老爷拼命救灾,下面人自然不敢怠慢,百姓更是踊跃救灾。
据事后统计,光无偿参与救灾的静乐百姓,就超过两千余人。
十天时间,陈牧带领全县官吏百姓共同努力下,共盖房二百七十三间,修缮三千八百四十五座房屋。
再次硬生生的未让一人冻饿而死,实乃国朝奇迹。
然而奇迹的背后,银子也花海了。
一次水灾一次雪灾,大户那坑来的银钱愣是花出去一半还多,就这还不算未付给薛家的三千两粮钱。
陈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