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章 四国文会秦豹一枝独秀(3 / 3)

拱手道:请孔公点评。

孔颖达微微点头,赞许道:有满腔的斗志,更有忠君之心,不失为一首佳作。

胡谨欢喜道:多谢孔公。

慕容麟眼神得意,插嘴道:秦豹,看到没有,胡谨写了首佳作。你号称凉国文坛第一人,怎么落后了

孔颖达皱眉道:凉帝陛下,此人是

宣武帝解释道:此人名叫慕容麟,是燕帝的六皇子,此次四国文会燕国的正使。

孔颖达深邃的眼神变得锐利,沉声道:四国文会这么庄重的场合,却恣意妄为,扰乱秩序,跋扈无知。

老夫见过燕帝,是个识大体且礼贤下士的人,怎么出了个顽劣不堪的皇子

燕国皇室,令人大失所望。

刷!

慕容麟脸色大变。

孔颖达的一番点评,一定会传回国内,被父皇吊打都是轻松的。

最重要的是,这会成为他的评语,乃至于影响他在燕国的话语权,让他被无数文官唾弃。

慕容麟彻底慌了。

可他面对孔颖达,连一丁点反驳的底气都没有。

继续和孔颖达对着干,会死得更惨。

宣武帝看了眼慌了神的慕容麟,冷声道:慕容麟,再多说一句话,朕立刻把你驱逐出去。

遵命!

慕容麟咬牙切齿回答。

宣武帝继续道:孔公,可否继续

孔颖达道:继续!

谢骏走了出来道:孔公,在下离开陈国北上,曾去游历雁门关,写了首《夜游雁门》。

汉家旌帜满燕山,征战胡儿未下鞍。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雁门关。

他神色谦逊,拱手道:请孔公点评。

孔颖达微微一笑,点头道:相比胡谨的一首诗,胡谨的诗重在忠君,你的在于报国。不论是你,亦或是胡谨,都写得不错,旗鼓相当。

谢骏神色从容。

对于虚名,他是不怎么在意的,旗鼓相当就旗鼓相当。

他没什么失落的。

杨朋心中想了些。

写诗,他不擅长,因为他擅长的是词。如今要写托物志的诗,大师伯又说梅兰竹菊都写烂了,让他有些无奈。

不擅长,杨朋却也没有拖沓。不等秦豹出列,主动道:孔公,在下写了首三河地区的诗。

昔日的三河地区,都是周朝的。

如今,一部分纳入燕国,一部分纳入凉国,还有一部分成了飞地,地方混乱。

诗名《出征》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神京。

未收天子三河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杨朋正色道:请孔公明鉴。

孔颖达眉头微皱,沉声道:你的诗也不错,只是志向太小,只关注自身那点事儿了。这首诗,比不得胡谨和谢骏,排在最后。

杨朋不急不躁道:我心服口服。

孔颖达的目光落在秦豹的身上,主动道:秦豹,该你了。

宣武帝和王采薇的目光,也是落在秦豹的身上,有鼓励也有担心,更有着无尽的期待。

慕容麟眼神凶狠。

秦豹一个出身蛮夷小国的人,怎么可能力压众人呢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的。

秦豹一定会输!

一双双目光下,秦豹不急不躁的走出来,缓缓道:孔公说诗志,在下深以为然。

我曾遇到一位凉国老兵,为凉国征战一生,伤病缠身,在临终之际,他不悔征战,却后悔没有见到凉国东出,引以为憾。

借此,我写了首《告老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问鼎中原日,家祭无忘告老翁。

诗句不瑰丽。

辞藻不华丽。

蕴含的精神却炽热浓烈,直抒爱国之情,更有着天下归一的大志向。

前面的人是报国,是收复失地,秦豹的是却独树一帜,志在天下。

孔颖达眼中浮现出一抹亮光,苍老的面庞上,流露出了浓浓的欣赏神色。

a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