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嬷嬷低声道:“可大人似乎很看重夫人的才能,这几日二人形影不离,大人还亲自教她断案之术”
祁老夫人眸光一沉,手指紧紧攥住佛珠:“不行,我得去问问韫泽,他到底想做什么!”
“老夫人,大人如今刚被陛下重用,若因家事闹出动静,反倒让外人看了笑话。”赵嬷嬷连忙拦住,“不如先观察几日,若夫人真有不妥之处,再劝大人不迟。”
祁老夫人沉默片刻,终究是压下了怒意,冷声道:“好,那我就看看,她能翻出什么浪来!”
祁府书房内,烛火彻夜未熄。
柳霜序伏案疾书,将白日里走访茶楼所得线索一一记录在册。
暮春的细雨如烟似雾,笼罩着刑部衙门青灰色的屋檐。
柳霜序坐在案牍库最里间的木案前,一盏昏黄的油灯映着她专注的侧脸。
窗外雨声淅沥,室内只闻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她的手指戛然而止,愣神看着上头的记录——
元历二十七年,朝廷运往淮南赈灾的五万两雪花银不翼而飞,到如今还是个悬案。
柳霜序不觉倒吸了口气,那时她年岁尚幼,却也知柳父去负责了赈灾事宜,因着灾银还被严加拷问了一番,最后却不了了之,那时负责这个案子的还是宋国公爷。
柳霜序将卷宗合上,指尖微微发凉。
她没想到,时隔多年,这桩赈灾银两失踪的旧案竟会再次浮出水面。
当年父亲被牵连入狱,虽最终因证据不足被释放,但此事始终是柳家的一块心病。
如今她既已协助祁韫泽查案,若能借此机会查明真相,或许能彻底洗刷父亲的冤屈。
可若贸然行动,不仅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可能牵连祁韫泽——毕竟,此案涉及宋家,而宋家虽已倒台,但朝中仍有他们的旧部。
她沉思片刻,决定先不惊动祁韫泽,独自去刑部文书库再查一查当年的记录。
——
翌日,柳霜序以整理卷宗为由,再次来到刑部。
她翻遍当年的记录,终于在一本尘封多年的案册里发现了一条线索:
“元历二十七年冬,赈灾银两押运至淮南途中,曾于青峰山遇袭,押送官兵死伤过半,银箱被劫。”
“后经查,劫匪所用兵器,竟与边军制式相同。”
柳霜序心头一震。
边军制式兵器?这意味着,劫银之人极可能与军中有关!
她继续往下翻,又发现一条被朱笔勾画过的记录——“劫案发生前三日,宋国公府曾有一队护卫秘密离京,去向不明。”
“果然”柳霜序眸光一沉。
宋国公当年负责此案,却迟迟未能破获,甚至有意将罪责推给父亲。
如今看来,此事极可能是宋家自导自演!
可光凭这些零散的记录,还不足以定论。
她需要更直接的证据,或者一个知情人的证词。a